在《钢铁雄心4》游戏中,最困难的是军队的准备。当你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时,你会在攻击城市和土地时为自己添加BUFF。以下是玩家分享的军队准备和分配经验,以及穿甲深度和装甲厚度的讨论。
装甲部队攻击非装甲部队造成的组织伤害增加50%(如果根据钢三,装甲部队是否应取决于装甲率是否足够50%)。因此,在组建装甲部队时,装甲率应超过50%。一些触发的尖锐战术,如闪电战,也必须由装甲部队参与才能触发。
此外,当敌人的穿甲深度小于我们的装甲厚度时,敌人就无法穿透我们的装甲。此时,敌人造成的组织和军事伤害减少了50%,我们对敌人造成的组织伤害增加了50%,战斗中有一个金色的盾牌标志。因此,对于突破战线的精锐部队来说,装甲厚度高于敌人的装甲深度是非常重要的。
编辑部队时,战斗数据可以看到装甲厚度和穿甲深度,中间右侧的线可以看到装甲率。
装甲厚度和穿甲深度主要与单位的类型和技术有关。装备也可以通过陆军经验升级。最后,一些科技团队,如德国波尔舍,也可以增加装甲厚度。
同时,中坦、重坦的穿甲深度比自己的装甲厚1,正好可以击穿自己的装甲。同时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的装甲厚度相同,穿甲值的坦歼高一级(就像坦歼可以在39年内击穿重坦,41年内击穿重坦一样),主要区别是突破。41年步兵突破为4.4,中坦歼1.6,中坦歼56.1。若用于进攻,一般坦克会比较坦歼好。
然而,坦歼营也有优势,即所需的装备数量少于坦克营的一半。以下是我大致整理的军事成本。
41年每次成本:中坦为50(数量)*13(单价)=650,中坦歼为24*13=312。重坦为40*27=1080,重坦歼为20*27=540。反坦营为36*5=180,反坦支援为24*5=120。摩步100*0.7 50*2.5=195,机步100*0.7 50*10=570。
坦克、坦歼、步兵、摩步类2宽、火炮、火箭、自火3宽、防空、反坦、自走防空1宽、支撑0宽。
41年科技(41年新型中坦、重坦、反坦穿深科技),德国波尔舍 衍生型5级全装甲(相当于6级装甲)。
4步4火炮1反坦支援,穿甲49。多一个反坦克营,穿深 11.2,再多一个,穿深 4.9。
4步4火炮5支援(有反坦支援),穿甲46.9。多一个反坦克营,穿深 9.4,再多一个,穿深,穿深, 3.8。
4步4火炮1反坦营5支援(无反坦支援),穿甲52.5。多一个反坦克营,穿深 4.1,多穿一件,深穿一件 3.6。
4中坦2步5支援(无反坦支援,0级火炮5级装甲),穿甲52.7,装甲58.9。
4步4火炮5支援加1个重坦歼(无反坦支援,0级火炮5装甲),63.9装甲50。
4步4火炮5支援加2个重坦歼(无反坦支援,0级火炮5级装甲),穿甲68.9,装甲56.2。
8步8火炮5支援加1个重坦歼(无反坦支援,0级火炮5级装甲),穿甲61.8,装甲47.4。
8步8火炮5支援加2个重坦歼(无反坦支援,0级火炮5级装甲),穿甲67.7,装甲51.6。
4步4火炮5支援加1个中坦歼(无反坦支援,0级火炮5装甲),穿甲50.2,装甲29.1。
4步4火炮5支援(无反坦支援),穿甲4,装甲0。
个人一些粗略的经历:(个人浅见,仅供参考)
1.部队编制时,穿甲深度与装甲厚度有边际效应。首先提供的穿甲厚度或装甲厚度有很大的加成,后续提供会继续减少。(我也希望大神能总结一下具体的计算方法。)一般来说,提供穿深或装甲厚度的部队性价比更好,除非你要求装甲率达标,或者只是比敌人高,或者纯粹追求质量。
2.军队越多(包括支援连),穿甲深度和装甲厚度越低,也有边际效应。例如,一个单独的41年重型坦克是其110的装甲厚度,然后添加第一步兵,装甲厚度减少40,第二步兵减少11,直到后面,添加一个稳定减少0.4。但由于坦克的血容量和组织程度非常低,很难单独成为军队。
3.火炮和火箭炮支援不占宽度,提供的软硬攻是原营的一半。比如40年火箭营软攻50,相应的支援营是50*(1-0.5)=25。比如美国集中火力理论(陆军加拿大),科学技术增长的倍率就包括在内。 5%的软攻),那么40年的火箭营软攻50*(1 0.05)=52.5,相应的支援营是50*(1-0.5 0.05)=27.5。由此可见,随着科技的升级,火炮支援连火力大致等于半个以上的火炮营,而火炮类是3宽,相当于节省了1.5-2宽。如果是美国理论,选择右线支援营(支援营软攻) 50%),每个火炮、火箭支援连的软攻就像相应的营地一样,相当于节省了6个宽度,支援连也节省了一些设备和供应。
4.反坦类主要追求穿深,能破甲,所以我更喜欢穿深高的反坦克营,而反坦克营占1宽,你用反坦克连也就是节省1宽。41年4步4火炮1反坦营5支援(21宽度)或10步1反坦营5支援(21宽度),此时均为52.5穿深。基本上足以打掉同级1重坦配步兵(上面的例子是德国波尔舍5%的装甲厚度,或者敌人用重坦配很少的步兵可以达到足够的装甲厚度,但是步兵太少,兵力和组织会变低)。
5.正常情况下,装甲部队不需要带反坦类(坦歼、反坦连),因为他们已经足够穿甲了。除了速度同步,我认为装甲更重要。如果是专门配置的机动救火队对付敌人装甲部队(如后期对苏联坦克海),可以用低级坦歼代替坦克,更高效的流水线更便宜,价格更少,性价比更好。节省的资源可以制造坦克进攻。感觉德国在历史上也是这样做的。
6.机步的价格是摩步的三倍,性价比一开始并不高,但我们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装甲厚度和装甲率。 7.宽度的一个方向是80,每个额外方向 40。有些触发战术 -50%, -宽度25%的效果,但只对主宽度80有效。每场战斗最多超过标准宽度13宽度,超过最大宽度的部队将被挤出作为预备队。根据主动性、增援率等,预备队每小时都有机会在前线增援。单向最高宽度为80 13=93,可挤进4个23宽度的营地,双向攻击为80 40 最高宽度13=133。超过标准宽度的部队可以战斗,但会有惩罚,每超过1宽度3%。然而,这种惩罚是直接与将军的攻防、围攻、地形、解密、空中优势和战术一起计算的。如果不是河流或山区沼泽的负面地形,最终值超过100%(夜间除外)。挤一个老师带来的攻防是值得的。假如是劣势或装备不满,那么就不要超宽。
8.一般来说,由于支持连接和组织算法的问题,同一编制的20个20个宽度将优于1个40个宽度的教师属性。小宽度也更灵活,因此很容易挤进战场或多方向包围。然而,超过8名教师的进攻或防守效率降低了2%。同时,将军只能指挥24名教师。在后期,有许多省份与美国和苏联的BOSS作战,面对更多的敌人,更多的教师厌倦了操作。这些都需要在后期考虑。一般情况下,我是后期编成40宽的大兵团(懒惰,指挥方便)或者直接指挥不限数量的师自动作战。在早期阶段,我使用了21个宽度。一般来说,三面进攻只有80个 40 40 13=173宽,可挤8个师。
9.说到作战效率,渡河、山地等不良地形的惩罚非常凶猛。我建议改进工程连(或侦察连)。同时,由于钢铁4是训练和设备分离的,像德国这样的人力更有价值。进攻教师可以用山地营/海军陆战营代替步兵营。消耗的人力装备几乎相同。降低血容量和防御以换取更高的组织和突破(除非缺乏补充,否则一般组织的血容量仍然超过一半,步兵通常防御高、突破低)。山地营训练时间长,但是你可以一次训练24个或更多的老师。大多数情况下,你训练后装备不齐,军队出不来。最重要的是地形处罚可以减少很多,大多数情况下,战斗效率在白天超过100%。
10.人工智能控制有时很愚蠢,超宽度攻击渡河 在山区,战斗效率只有个位数和大量的预备队不能上升。此时,记得手动控制,多方面穿越河流,人工智能敌人的防御将非常弱。成功穿越河流后,你可以作为桥头堡穿越河流,然后进攻。